![]() 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涉及进样技术领域;该进样卡包括壳体和进样组件;壳体内设有具有与检测件相对的开口的安装空间;进样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及进样带;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对且间隔设置于安装空间内;进样带绕设于第一转动件外,一端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连接,且进样带的部分从开口露出,用于支撑样品,以使与开口相对的检测件能对样品进行检测;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被配置为同步转动,以带动进样带运动,使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能连续地带动多个样品依次与检测件配合且进行检测。该进样卡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操作便捷,且损耗和污染少的优点,能提高进样和检测效率。 公开号:CN214334992U 申请号:CN202023231965.1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鹏;陈剑松;洪义;黄保 申请人:Guangzhou Hexin Instrument Co ltd; IPC主号:G01N35-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 [n0002] 连续式进样主要是指可通过一定进样方式实现一定样品的重复进样过程,进样的过程一般具有可重复性和低误差性。 [n0003] 传统方法进行样品检测时,通常采用人工流线式操作,针对大批量检测任务,近年来各个厂家也推出了多种程序式的进样装置,如Thermol公司的转盘式自动进样装置,智达公司的三轴自动进样装置,以及一些自主研发设计的排列分布式毛细管进样装置、阵列式移动平台等,可满足几十甚至近百个样品的连续进样,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但是,传统方法仍然存在集成度较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且损耗和污染较多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高、成本低、操作便捷,且损耗和污染少的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能有效地提高进样和检测效率。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n0006]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样卡,用于与检测件配合,包括: [n0007] 壳体,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具有与检测件相对的开口; [n0008] 进样组件,进样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进样带;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对且间隔设置于安装空间内;进样带绕设于第一转动件外,一端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连接,且进样带的部分从开口露出,用于支撑样品,以使与开口相对的检测件能对样品进行检测;且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被配置为同步转动,以带动进样带运动,使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能连续地带动多个样品依次与检测件配合且进行检测。 [n000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均为转轴,且二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以使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也沿水平方向延伸。 [n001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样卡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平衡轴;进样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平衡轴后与第二转动件连接。 [n001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平衡轴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平衡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开口处,且进样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平衡轴后与第二转动件连接,以使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也沿水平方向延伸。 [n001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平衡轴上均呈环形开设有配合槽,且配合槽的尺寸与进样带的尺寸匹配,以使进样带能容置于配合槽内。 [n0013]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样装置,用于与检测件配合,包括: [n0014] 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上开设有与检测件相对的窗口; [n0015] 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片铰接,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能在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片的方向上运动; [n0016] 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进样卡,进样卡安装于第二固定片,且当第二固定片靠近第一固定片时,开口与窗口相对,以使检测件能依次通过窗口和开口对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上支撑的样品进行检测。 [n0017]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设有限位凸起,当进样卡安装于第二固定片上时,进样卡的壳体与限位凸起抵接配合。 [n0018]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样装置还包括伸缩转轴,伸缩转轴连接设置于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与第一固定片之间,用于限制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相对第一固定片运动的距离。 [n0019]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样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和两个驱动轴,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固定片,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个驱动轴中的任一个传动连接,两个驱动轴中的另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片,且两个驱动轴与分别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位置相对; [n0020] 且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开设有配合孔,两个驱动轴能分别通过配合孔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以使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两个驱动轴、第一转动件以及第二转动件能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进样带运动。 [n0021]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n0022] 检测件; [n0023] 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进样装置,且检测件与进样装置的窗口相对; [n0024] 样品投放件,邻近进样装置设置,且具有与开口相对的进样孔,样品投放件用于通过进样孔向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投放样品,以使检测件能与样品进行检测。 [n002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样卡,其用于与检测件配合,包括壳体和进样组件;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具有与检测件相对的开口;进样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进样带;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对且间隔设置于安装空间内;进样带绕设于第一转动件外,一端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连接,且进样带的部分从开口露出,用于支撑样品,以使与开口相对的检测件能对样品进行检测;且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被配置为同步转动,以带动进样带运动,使进样带从开口露出的部分能连续地带动多个样品依次与检测件配合且进行检测。该进样卡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成本低;同时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带动进样带运动,即可带动多个样品依次与检测件配合进行检测,因而也具有操作便捷,进样和检测效率高的优点,且整个进样过程损耗小;并且,通过壳体包裹于进样组件外,还能避免与外界环境或人直接接触,可降低污染。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进样卡的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因此也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操作便捷,且损耗和污染少的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进样和检测效率。 [n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n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进样卡的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进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进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n0032] 图标:100-进样卡;101-壳体;102-样品;103-检测件;105-开口;107-第一转动件;109-第二转动件;111-进样带;113-平衡轴;115-进样装置;117-第一固定片;119-第二固定片;121-窗口;123-限位凸起;125-枢接轴;127-伸缩转轴;129-驱动电机;131-驱动轴;133-样品投放件。 [n0033]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n0034]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5]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37]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9]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进样卡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卡100主要用于与检测件103配合,以实现多个样品102的连续检测。其中,检测件103可为质谱仪的检测件103也可以为光谱仪或者其他检测结构的检测件103,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n0040]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卡100包括壳体101和进样组件,其中,进样组件安装于壳体101内,用于带动样品102与检测件103配合进行检测。 [n0041] 详细地,壳体101大致呈长方体状,且壳体1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空间,以实现进样组件的安装,并且安装空间具有与检测件103相对的开口105,以使得检测件103能通过开口105对产品进行检测。 [n0042] 详细地,进样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107、第二转动件109以及进样带111。其中,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均为转轴,且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相对且间隔设置于安装空间内,且均能相对壳体101转动。同时,进样带111绕设于第一转动件107外,一端与第一转动件10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109连接,且进样带111的部分从开口105露出,用于支撑样品102,以使与开口105相对的检测件103能对样品102进行检测。并且,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被配置为同步转动,以带动进样带111运动,使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能连续地带动多个样品102依次与检测件103配合且进行检测。 [n0043] 也即,通过这样设置,当需要对样品102进行检测时,可将样品102放置于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以使得进样带111在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的带动下运动时能带动样品102运动至与检测件103相对,从而便于使得检测件103能与产品进行检测。当完成一个样品102的检测后,又可以继续的将下一个产品放置于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的上方,以使得进样带111继续带动下一个产品进行检测,从而使得多个产品能依次地进行检测,以有效地保证进样和检测效率。 [n0044] 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进样卡100仅仅包括壳体101和设置于壳体101内的进样组件,其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且进样带111在带动样品102进行检测后可在第二转动件109处进行回收,从而使得该进样卡100能集安装和废料回收于一体,且不影响后续的样品102的检测;且在进样过程中只需根据需求更换进样带111即可,无需更换进样组件的其他部件,可满足大批量检测任务的需求。另外,通过驱动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转动即可带动进样带111运动,从而能带动样品102依次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且具有操作便捷,进样和检测效率高的优点,使得该进样卡100的使用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学习成本均得到有效地控制。并且,通过壳体101包裹于进样组件外,还能避免与外界环境或人直接接触,可降低污染。 [n0045]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均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以使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也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能更稳定地支撑样品102。 [n0046]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卡1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平衡轴113;进样带111一端与第一转动件107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平衡轴113后与第二转动件109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可将进样带111绷紧,从而使得其能稳定且可靠地带动样品102运动。 [n0047]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平衡轴1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平衡轴113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开口105处,且进样带111一端与第一转动件107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平衡轴113后与第二转动件109连接,以使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也沿水平方向延伸。通过这样设置,一方面可将进样带111绷紧,从而使得进样带111能更稳定地带动样品102运动,另一方面也使得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能保持水平,从而避免样品102在检测过程中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偏斜,从而保证运输和检测作业的高效进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衡轴11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保证其在开口105处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平衡轴113,能使得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能保持水平,以平稳地带动样品102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n004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平衡轴113上均呈环形开设有配合槽,且配合槽的尺寸与进样带111的尺寸匹配,以使进样带111能容置于配合槽内,从而使得进样带111的稳定性更好,更不易脱出,且还能使得进样带111处于紧绷状态,能稳定地带动样品102运动,以连续地进行检测。 [n0049]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样带111的品种多样,能满足其能带动样品102稳定且可靠地运动即可,例如进样带111即可以为纸带,也可以为特氟龙或金属材质的带状结构,甚至可以是纤维薄膜或进样线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n0050] 同时,为了方便放置样品102,还可以在进样带111上可进行标记,例如间隔设置多个标记,以表明样品102需要放置的位置,从而保证进样和检测作业的效率。 [n0051]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进样装置115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进样装置115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与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进样卡100的进样装置115。 [n0052] 详细地,该进样装置115还包括第一固定片117和第二固定片119。其中,第一固定片117上开设有与检测件103相对的窗口121,以使得检测件103能通过窗口121对样品102进行检测。进样卡100安装于第二固定片119上,且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一端与第一固定片117铰接,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能在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片119的方向上运动。同时,当第二固定片119靠近第一固定片117时,开口105与窗口121相对,以使检测件103能依次通过窗口121和开口105对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上支撑的样品102进行检测。将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设置为可相对第一固定片117靠近或远离,可便于安装和拆卸进样卡100,同时减小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也即,通过这样设置,可方便的由进样装置115靠近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的位置进行进样卡100快速更换,无需停止或者拆除其余装置,从而保证进样和检测效率。 [n0053]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设有限位凸起123,当进样卡100安装于第二固定片119上时,进样卡100的壳体101与限位凸起123抵接配合。通过限位凸起123的设置,使得限位凸起123与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一端之间能形成一个限位槽,从而能限制进样卡100的移动,进而保证进样卡100安装于第二固定片119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继而保证进样作业以及检测作业的可靠性。同时,采用限位凸起123对进样卡100进行安装和固定,还可便于进样卡100的安装和拆卸,减少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磨损,从而进一步地保证进样作业和检测作业的进行。 [n0054] 请再次参阅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一端通过枢接轴125与第一固定片117枢接。进样装置115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伸缩转轴127,伸缩转轴127连接设置于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与第一固定片117之间,用于限制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相对第一固定片117运动的距离,从而限制第二固定件相对第一固定片117打开的角度,进而避免出现进样卡100意外掉落等情况,保证进样和检测作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保证安装和拆卸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n0055] 更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样装置115还包括驱动电机129和两个驱动轴131。其中,驱动电机129设置于第一固定片117,且驱动电机129的输出轴与两个驱动轴131中的任一个传动连接,两个驱动轴131中的另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片117。同时,两个驱动轴131与分别与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的位置相对,且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上开设有配合孔,两个驱动轴131能分别通过配合孔与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传动连接,以使在驱动电机129的驱动下,两个驱动轴131、第一转动件107以及第二转动件109能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进样带111运动。也即,通过驱动电机129和驱动轴131的设置,使得驱动电机129启动时,能带动驱动轴131转动,从而能带动第一转动件107转动,进而能带动进样带111运动,继而能带动第二转动件109运动,使得该进样装置115不仅能完成样品102的连续进样,还能通过第二转动件109完成进样带111的回收,保证环境卫生和安全,保证进样和检测高效率进行。 [n005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成本许可的前提下,也可以设置两个驱动电机129,两个驱动电机129分别与一个驱动轴131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对应位置的驱动轴13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运动;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个驱动电机129,但是在两个驱动轴131的外侧套设一个传动带,以使得一个驱动电机129带动一个驱动轴131转动时,能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一个驱动轴131转动,从而实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同步运动,继而实现连续进样和检测,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n005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其包括检测件103、上述的进样装置115以及样品投放件133。其中,检测件103为质谱仪或光谱仪的检测元件,且检测件103与进样装置115的窗口121相对。而样品投放件133为一个用于进行样品102投放的机械臂。且样品投放件133邻近进样装置115设置,且具有与开口105相对的进样孔,样品投放件133用于通过进样孔向进样带111从开口105露出的部分投放样品102,以使检测件103能与样品102进行检测。也即,通过这样设置,样品投放件133能连续地向进样带111投放样品102,从而使得进样带111能带动样品102连续地进行进样和检测作业,从而保证进样和检测的效率。 [n0058]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进样卡100和进样装置115的检测设备的安装过程、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说明: [n0059] 该检测设备进行安装作业时,可先进行进样卡100和进样装置115的安装配合,首先可将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一端通过枢接轴125与第一固定片117枢接,且将第二固定片119的第二端通过伸缩转轴127与第一固定片117连接,同时将驱动电机129和两个驱动轴131安装于第一固定片117;然后将第一转动件107、第二转动件109以及平衡轴113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1,且将进样带111缠绕于第一转动件107外,且一端与第一转动件107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平衡轴113后与第二转动件109连接,并使得进样带111的部分从开口105露出后组装得到进样卡100;接着,将进样卡100安装与第二固定片119上,且与第二固定片119上的限位凸起123抵接配合,然后转动第二固定片119靠近第一固定片117,使得开口105与窗口121相对即可。 [n0060] 安装完毕后,可开启驱动电机129,通过驱动电机129带动驱动轴131、第一转动件107以及第二转动件109转动,从而带动进样带111运动;接着,开启检测件103,且通过样品投放件133向进样带111投放样品102即可。在上一个样品102完成检测后,样品投放件133继续投放下一个样品102即可。 [n0061]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驱动第一转动件107和第二转动件109转动即可带动进样带111运动,从而能带动样品102依次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且具有操作便捷,进样和检测效率高的优点,使得该进样卡100的使用成本、加工成本以及学习成本均得到有效地控制。并且,通过壳体101包裹于进样组件外,还能避免与外界环境或人直接接触,可降低污染。同时,进样带111在带动样品102进行检测后可在第二转动件109处进行回收,从而使得该进样卡100能集安装和废料回收于一体,且不影响后续的样品102的检测;且在进样过程中只需根据需求更换进样带111即可,无需更换进样组件的其他部件,可满足大批量检测任务的需求。 [n006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成本低、操作便捷,且损耗和污染少的进样卡100、进样装置115和检测设备,能有效地提高进样和检测效率。 [n006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进样卡,用于与检测件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具有与所述检测件相对的开口; 进样组件,所述进样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进样带;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进样带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外,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且所述进样带的部分从所述开口露出,用于支撑样品,以使与所述开口相对的检测件能对所述样品进行检测;且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被配置为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进样带运动,使所述进样带从所述开口露出的部分能连续地带动多个所述样品依次与所述检测件配合且进行检测。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均为转轴,且二者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所述进样带从所述开口露出的部分也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样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至少两个平衡轴;所述进样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所述平衡轴后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样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轴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平衡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进样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所述平衡轴后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以使所述进样带从所述开口露出的部分也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样卡,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平衡轴上均呈环形开设有配合槽,且所述配合槽的尺寸与所述进样带的尺寸匹配,以使所述进样带能容置于所述配合槽内。 [0006] 6.一种进样装置,用于与检测件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上开设有与所述检测件相对的窗口; 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片铰接,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能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片的方向上运动;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样卡,所述进样卡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且当所述第二固定片靠近所述第一固定片时,所述开口与所述窗口相对,以使所述检测件能依次通过所述窗口和所述开口对所述进样带从所述开口露出的部分上支撑的样品进行检测。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设有限位凸起,当所述进样卡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上时,所述进样卡的所述壳体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配合。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样装置还包括伸缩转轴,所述伸缩转轴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片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固定片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片运动的距离。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样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和两个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个所述驱动轴中的任一个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轴中的另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且两个所述驱动轴与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位置相对; 且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开设有配合孔,两个所述驱动轴能分别通过所述配合孔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以使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两个所述驱动轴、所述第一转动件以及所述第二转动件能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进样带运动。 [0010] 10.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件; 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样装置,且所述检测件与所述进样装置的窗口相对; 样品投放件,邻近所述进样装置设置,且具有与所述开口相对的进样孔,所述样品投放件用于通过所述进样孔向所述进样带从所述开口露出的部分投放所述样品,以使所述检测件能与所述样品进行检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7899783B|2019-05-07|一种发光字壳体的喷漆设备 JPH0736284Y2|1995-08-16|検体容器の検体識別コード読取装置 US6377451B1|2002-04-23|Door mechanism having spring that urges first and second door panels toward closed positions CN214334992U|2021-10-01|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 CN112557686A|2021-03-26|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 JPH10112484A|1998-04-28|光文字認識器付き半導体ウェーハ検査装置 JP4848547B2|2011-12-28|表示検査装置 CN206624108U|2017-11-10|全自动贴标机及全自动贴标系统 CN205726182U|2016-11-23|摄像头模组测试烧录一体化机台 CN112249360B|2021-09-24|一种航天器结构板的装配方法 CN209772794U|2019-12-13|一种旋转式aoi检测设备 CN208234250U|2018-12-14|网布顶出装置和网布上料装置 CN106338607A|2017-01-18|一种多项目检测仪喂卡机构和喂卡方法 CN110779909A|2020-02-11|便携式libs成分分析仪 CN108593677A|2018-09-28|一种异形零件全自动视觉检测设备 US20200259300A1|2020-08-13|Connector carri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kiosk CN210666791U|2020-06-02|一种压缩机组装扫描识别装置 CN214766332U|2021-11-19|一种烟尘净化器用喷漆装置 CN208705244U|2019-04-05|一种异形零件全自动视觉检测设备 CN211139796U|2020-07-31|一种翻转检测包装机 CN214440468U|2021-10-22|一种点胶流水线 CN211453344U|2020-09-08|一种防尘紫外分光光度计 JP3187844U|2013-12-19|複数の分析装置を連結してなる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CN209841896U|2019-12-24|一种食品检测仪 CN212458267U|2021-02-02|一种预浸料在线检测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31965.1U|CN214334992U|2020-12-28|2020-12-28|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CN202023231965.1U| CN214334992U|2020-12-28|2020-12-28|一种进样卡、进样装置和检测设备|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